“一千個讀者眼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?!倍鴮τ谔m溪牛肉面來說,一千個廚師手下就會燒出一千種滋味的牛肉面。一碗牛肉面的味道,對于燒了40多年面的黃玉春來說,已經刻進了骨子里。
吃面,是蘭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為了吃一碗好面,蘭溪在不久前組織了面王爭霸賽,黃玉春的面獲得了金獎。
蘭溪的面,勁道在面里,精髓在湯里。今年56歲的黃玉春,每天凌晨4點就早起和面、揉面、搟面、切面,50斤面粉在他的手下變成面條。兩個多小時的忙碌,一天里要賣的面就準備好了。這門搟面的手藝,要從他12歲說起。
“我搟面的手藝是跟大伯學的,他家在南門有個小吃攤,做餛飩面條的生意?!秉S玉春說,那是1978年,他從農村來到蘭溪城里,跟著大伯家學做手搟面?!白钤缥沂菍W做餛飩的,從搟餛飩皮開始。當時,餛飩賣2分錢一碗。后來吃面的人漸漸多起來,我也就從做餛飩轉到了做手搟面,一直到現在?!?/p>
說話間,黃玉春在面粉中加入混有少許堿的清水,雙手攪拌至成形,放置一邊醒粉10幾分鐘后,用搟面棍將面皮搟至厚薄一致,搟成8個褶皺16層猶如梯田狀,再行用刀切面皮,切成寬薄均勻的面條。手起刀落,面條根根盡現,撒上一層薄面粉,防止面條黏連。整套動作行云流水。
一碗好吃的牛肉面,還取決于牛肉的好壞。黃牛肉,黃玉春選的是蓋肉,這是牛的膝蓋部位。剔出筋膜后,按照紋理切成絲,加番薯粉與佐料腌制一晚。這樣的黃牛肉吸收了佐料的精華,肉質非常鮮嫩、入味。
蘭溪牛肉面講究一碗一燒,番茄、酸菜、牛肉、大蒜、青辣椒猛火爆炒,再加清水文火煮沸。面在沸水中煮至半熟撈起放入鍋中繼續煮,面條入味燒熟即可起鍋??此坪唵蔚牧鞒?,火候卻難以把握。
這家面館,伴隨了黃玉春的一生。從前南門是個很熱鬧的地方,有好多的企業扎根在那里。黃玉春每天一早就挑著擔子去南門出攤,到了攤位東西擺好,當街開始搟面和搟餛飩皮。因為餛飩味道好,搟面皮的手藝不錯,黃玉春在南門小有名氣。
時光飛逝,黃玉春的大伯不再經營小吃攤,黃玉春便傳承了下來。隨著時代的發展,黃玉春的小吃攤發展成了小吃店。一次偶然的機會,黃玉春遇到了他的妻子?,F在,黃玉春搟面,妻子燒面,兒子跑堂,一家三口共同經營著這家小吃店。
40多年的匠心,黃玉春成就了一碗地道的蘭溪手搟牛肉面。
蘭溪新聞網 記者 沈冰珂/文 王 萍/攝